女孩被順風車司機扔高速后遭網(wǎng)暴,別讓性別對立混淆是非
文|梅堂
女孩被順風車司機扔在高速上,司機被行拘,女孩怎么反成了被網(wǎng)暴的對象?
近日,一名19歲女孩爆料稱,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順風車時,被司機在高速路上趕下車。1月5日,嘀嗒出行針對此事發(fā)布情況說明,表示司機已經(jīng)被封號;薊州警方也發(fā)布通報稱,涉事司機被罰款記分,并處以行政拘留。
但是受害女生卻被大量網(wǎng)友網(wǎng)暴,“自己遲到還有理了?活該,小仙女”“小仙女,打順風車要專車的服務”……這樣的評論和私信留言比比皆是?!岸兑羲叫爬锶橇R我的人”,當事女生說。
從警方的通報來看,順風車司機有明顯的違法行為。他在高速路應急車道停車,并且辱罵、強行拖拽乘客,把乘客丟在高速路上,疑似致使對方崴腳受傷,被封號、行拘,一點都不冤枉。
然而,很多網(wǎng)友譴責女生,為司機打抱不平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女生遲到在先。根據(jù)平臺給出的情況說明,女孩10:11下單,原本約定10點30分出發(fā),結果司機真正接到她的時候已經(jīng)10點51,她整整遲到了21分鐘,期間司機多次打電話催促,女孩說“實在不行可以改簽?!彼緳C聽了這話心里肯定不舒服,這時候雙方可能已經(jīng)埋下了發(fā)生糾紛的種子。
開車十幾分鐘后,因為司機要繞路下高速取家人的病歷,女孩擔心趕不上飛機,雙方意見不一致,矛盾徹底爆發(fā)。有人認為,如果不是因為女生前面遲到二十幾分鐘,時間寬松一點,可能就不會發(fā)生后面這些事。
順風車原本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共享服務,該平臺的合乘協(xié)議中顯示,“順風車車主與順風車乘客之間,實際屬于民事互助行為”。既然是“互助”,司機和乘客肯定都需要有所妥協(xié),然而女孩自己遲到二十幾分鐘,不以為意;司機取病歷要改變行程,女孩就毫不相讓,事后還要司機賠償誤機費用,這些都讓她陷入道德上的被動地位。
遺憾的是,平臺的情況說明也放大了女孩的過錯。兩人從下單到發(fā)生肢體沖突,正好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,而平臺的情況說明把重點放在女孩遲到、司機多次催促這一部分,對于后面司機為何要繞路、如何辱罵女孩、把女孩拖拽下車,這些細節(jié)則輕描淡寫,一筆帶過。平臺雖然第一時間封禁了司機的帳號,但是對公眾發(fā)出這種近乎拉偏架的情況說明,容易給人留下女孩刁蠻、不講理的印象。
這時再遇上網(wǎng)絡間的性別對立情緒,女孩的過錯便變得“不可饒恕”了。
這些年, “女乘客和男司機”之間的糾紛,往往會成為性別對立的重災區(qū)。2021年,長沙“23歲女生在貨拉拉車上跳窗身亡”,涉事司機因為過失致人死亡被判刑,引發(fā)了輿論的普遍同情,而這種情緒又慢慢演變成了性別對立。這也是為什么如今我們在新聞留言里能看到大量類似的評論,“又誣告”“乘客沒有跳車,車主躲過一劫” “司機師傅們還是缺乏應對小仙女的經(jīng)驗”“仙女們不抱團鬧一下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?”……
老實說,網(wǎng)暴這位女大學生也好,對類似糾紛的女乘客陰陽怪氣也罷,這種不分青紅皂白、不看是非曲直的情緒輸出,近乎無理取鬧,只會混淆視線、模糊議題,對于解決實際問題毫無裨益。
此事的關鍵是,順風車為何“不順”,這種“不順”,是不是可以接受的。近年來,各平臺的順風車服務,成為乘客投訴的重災區(qū)。順風車“不順”,職業(yè)司機涌入;司機“繞路接人”,為了多賺錢,在不順路情況下依然接單,乘客花了高價獨享卻變成了拼車……
發(fā)生在薊州的這次事件,折射的也是此類亂象。很多人嘲笑女孩坐順風車還想享受專車服務,“既要又要”,不懂常識。但根據(jù)平臺規(guī)則,車主接了獨享訂單后就不能再接其他順路訂單。平臺客服也說,司機以辦私事為由,帶著乘客去辦事或讓乘客中途下車,都屬于違規(guī)。雙方起了爭執(zhí),司機直接把人扔在高速上,更是做了最壞的選擇。被封號和行拘,也是為他自己的沖動買單。
在這起糾紛中,就算女孩并不完全無辜,她的錯也遠沒有到千夫所指的程度,更不能成為司機把人扔在高速的合理理由。這事再次說明,私人糾紛一旦擺上網(wǎng),當事人未必能尋求到自己想要的正義,反而陷入更不可控的漩渦。還是希望平臺主動作為,明確司機在何種情況下可以更改行程,雙方意見不一致后要怎么處理,為乘客和司機之間的矛盾提供解決機制,避免類似鬧劇再次上演。
轉(zhuǎn)載原創(chuàng)文章請注明,轉(zhuǎn)載自資陽天行健機車配件有限公司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yuanzhouxinwen.cn/post/29862.html